自拍亚洲综合图区|给我下个一级免费黄色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free性中国hd野外pαge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首頁 關于我們 新聞動態 圖片風采 成員展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萬象 > 散文是在人間的寫作(評談散文·真實與虛構)

散文是在人間的寫作(評談散文·真實與虛構)

       
打印
【字體:
2018-07-11 11:32 點擊量: 439

  散文面臨著藝術上的停頓,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梁錫華在《多角鏡下的散文》一文中所說的散文踏入21世紀中期以后“會衰退,甚至會消亡”,看來并非危言聳聽。據梁錫華考證,自20世紀40年代之后,西方散文已日呈衰落之勢,“即使馳譽世界數百年的英國散文,也難逃此劫”。梁錫華對散文總體趨勢的判斷有一定道理,畢竟,藝術上的停頓,總是一種文體衰敗的先聲。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散文外在的繁榮,不經意地為不少人制造了散文日益興盛的幻覺。這種散文熱留存下來的有價值的探索,其實并不多。朱光潛說,散文可分為三等,“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語,其次是向一個人說話,再其次是向許多人說話?!保ā墩撔∑肺摹罚┒鴱垚哿釁s說,散文是讀者的鄰居。這些,說的都是散文應面對個人,應把姿態放得很低,否則,散文可能就失去了它本該有的話語品質。而現在,一講到散文的變革,就把題材越寫越大,字數越寫越長。有些散文作者,只要一寫歷史題材,就端著一個架勢,用史料把文章搞得密不透風,以為這就是文化關懷;還有些散文作者,花一兩年時間寫一篇文章,精雕細琢,恨不得字字珠璣,但散文里寄寓了太多的東西,修辭反而顯得做作。

  在專業寫作越來越多的散文界,那些為變革而變革的做作的散文探索,看似熱鬧,其實早已遠離了散文的本心,所謂的散文熱,并未對散文這一文類的發展貢獻多少新的經驗。

  我對散文的閱讀,開始轉向那些非專業的、有平常心的文字。散文最大的敵人就是虛偽和作態。沒有了自然、真心、散漫和張弛有度的話語風度,散文的神髓便已不在。而一旦把散文變成一種專業寫作,以我看來,就多半難逃這樣的悲劇境地了。

  散文的無規范,用李素伯在《小品文研究》一書的話說,是比小說和詩歌更為“近人情”,更反對制作,它崇尚自然,向往興之所至,本質上說,它是業余的文學。我不看好那些專以寫作散文為業的人,許多時候,把散文當作一種專業寫作,反而會失了散文的風采。

  當代有成就的散文家,絕大多數都不是專業意義上的,反而是客串和業余的身份,使他們寫出了令人難忘的散文篇章。比如,汪曾祺、王小波、賈平凹、史鐵生、韓少功、張承志、阿來、鐵凝、余秋雨、南帆、李敬澤、于堅、鐘鳴等人,他們的文學身份更多是小說家、詩人、理論家,而不是專業意義上的散文家。這僅僅是出于偶然嗎?或許,它不過進一步證實了我的設想:如何使散文更好地成為“業余的文學”,才是散文的正大一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