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亚洲综合图区|给我下个一级免费黄色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free性中国hd野外pαge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首頁 關于我們 新聞動態 圖片風采 成員展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萬象 > 文物保護:洛陽實現“多規合一”

文物保護:洛陽實現“多規合一”

       
打印
【字體:
2018-07-10 14:47 點擊量: 323

文物保護:洛陽實現“多規合一”

“全國文物工作先進集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先進集體”“全國優秀文物保護展示利用工程”……近年來,諸多榮譽被授予河南省洛陽市文物局,對于一座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這些榮譽背后是專業工作者與廣大民眾的信念與堅守。

  中華文明在洛陽盡顯輝煌,這里有3項6處世界文化遺產,4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2萬余件館藏文物。洛河沿岸、東西不足50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五大都城遺址,7處大型古代文化遺址。密集豐富的文化積淀,是洛陽人的驕傲,更是沉甸甸的職責。為了保護管理利用好這些屬于全人類的財富,市委、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創造了行之有效的方式。

  首先,在城市大規劃中避開老城建新城,做到既奠定經濟基礎,又保護文物遺跡。從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稱發展格局,到跨過伊河,在城市東南方向尋求發展空間,有效保護了隋唐洛陽城洛河南岸22平方公里遺址區,形成了洛陽特有的城市規劃形態和布局。至2017年,編制出了《全市域文物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實現了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城鄉建設等規劃“多規合一”。

  與此同時,在城市建設中實行科學統籌,實現城市發展和文物保護共贏。洛陽在全國率先提出“凡進行基本建設,沒有文物部門的審批手續,土地規劃部門不辦理規劃許可證,計劃部門不立項,城建部門不頒發施工許可證”。圍繞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目標,始終堅持規劃先行、考古前置,各類項目建設都以不占壓重要文物遺跡為前提。位于洛陽市中心游人如織的天子駕六博物館,所在地原本是房地產項目,審批中發現這是一處寶貴的文化遺址后,有關方面果斷修改規劃,將此處設計為東周王城廣場,以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將王陵考古新發現的珍貴文物一起,在原址保護展示。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隋代大型倉窖群——回洛倉遺址,也是在對洛陽市輪胎廠選建地塊進行文物勘探過程中,發現并得以保護的。

  洛陽文物密集遍布,為解決專職文物管理隊伍無法適應點多、線長、面廣管護任務的需要,市有關部門協調建立了“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安全責任體系,組建群眾性業余文物保護組織,并將其作為文物部門保護管理工作的延伸,有效實現不可移動文物安全保護監管全覆蓋。坐落在洛陽郊區佃莊鎮東大郊村的辟雍碑,完整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和皇太子司馬衷到辟雍視察的過程,對研究我國1600多年前晉代歷史和古代書法藝術具有重要價值,業余文物保護員李良杰16年如一日看守保護,此碑才得以完整如初,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全市業余文物保護員數量近1000人,已形成“政府主導抓安全、全民參與保安全”的工作格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