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倫發現,在他周圍,討論國漫的人變多了,追國漫的觀眾也變多了。對于CCG、ChinaJoy這兩個暑期檔的重量級展會,他與同學都早早排好了行程。“現在的國漫不像以前那么低幼化,人設、劇情都更合理了,也更有本土的文化味道。”在展會上,他們計劃購買國漫形象的周邊產品、紀念品,參加國漫展區的活動,最好能見到一些國漫的創作者。
從《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到《狐妖小紅娘》《秦時明月》《全職高手》,“國漫”在年輕群體中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去年發布的動漫產業大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漫畫用戶達9725萬,國漫比日漫更受95后、00后歡迎;點擊破億作品中,國產原創漫畫占90%以上,人氣榜前列也多數都是國產漫畫。
網絡文學的發展為動漫改編輸送了大量資源,集聚起一批“原著粉”。昨天,根據“墨香銅臭”同名小說改編的國漫《魔道祖師》上線,在僅更新兩集的情況下,點擊量已達2.9億次。去年,同樣是書改作品的《全職高手》動畫第一季播出,全網播放量突破11億次,主角“葉修”成為眾多女粉絲心目中的新晉“男神”。正在就讀大三的“半島鐵盒”說,她的宿舍里都是“全職粉”。在她看來,國漫能夠表達的東西很多,可以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也可以是古色古香的穿越故事,“我希望看到更多具有我國文化特色的動漫內容”。
被形容為“9000歲”的90后、00后,用實際行動印證一個事實:越是具有本國文化特征、文化價值的原創IP,越能在動漫平臺上受到年輕用戶喜愛。國產原創動畫《狐妖小紅娘》圍繞人與妖之間的愛情展開,豆瓣評分8.8,是一部“國風”作品。截至目前,全網漫畫點擊量高達127億次,還成功“出海”。這部動漫作品的成功與取材傳統、取材本土密切相關。動漫迷阿潔說,看國漫,更容易產生對本土文化的共鳴,也更容易理解動漫想要表達的情感內容,“看到很燃的國漫,自然而然地對于我國文化有種自豪感”。
動漫這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或許能為傳統文化找到一條全新的表達之路。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勢必能為動漫作品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在國漫發展之路上,前有取材于《西游記》的美影廠經典之作《大鬧天宮》,后有源于《莊子·逍遙游》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半島鐵盒”說,不論如何,年輕觀眾對國漫的未來發展都有著極大信心,“從上下五千年中發掘素材,我相信國漫有朝一日能超越日漫”。
古風的“傳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