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岸舞者聚福州研討校園舞蹈交流
????臺中文華高中舞蹈班教師傅家玫在“創新——2018海峽兩岸校園舞蹈交流合作研討會”上發言。
中新網福州7月7日電 (林春茵 鐘秋香)“書法練習、詩詞鑒賞、美學,莫不應該融入舞蹈教學課程中,讓學生真正深刻領會中華傳統文化。”臺灣桃園高中舞蹈教師楊曉環6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當天,第七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正在福州舉行,此次活動由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舞協主辦,福建省舞協及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承辦。來自臺灣的高中生跟隨福建名師學舞、聆聽大陸知名舞蹈編導講座,以舞為媒開展尋根之旅。
在“創新——2018海峽兩岸校園舞蹈交流合作研討會”上,兩岸舞者圍繞校園舞蹈創作、教育等議題展開研討、交流,共探兩岸校園舞蹈交流與合作。
臺中文華高中舞蹈班教師傅家玫指出,文華高中舞蹈班學生有服裝組、道具組、前臺組等各組別分工,熟悉舞臺演出各流程以便更好地參與創作表演,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服務、尊重他人、獨立自強的精神。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舞蹈教師歐銳在第七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開幕式暨海峽兩岸青少年優秀舞蹈展演上演出。
楊曉環則強調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她認為,除了舞蹈基本功練習、技能教學,要將書法練習、詩詞鑒賞、美學融入舞蹈教學課程中,讓學生真正深刻領會中華傳統文化。
福建省舞協副主席、福建師大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陳雯以福建中小學舞蹈教學與創作研究為例指出,她贊同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呂藝生在其專著《素質舞蹈教育》中提出的向西方國家學習,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素質教育舞蹈課、舞蹈教育應普及到大眾的觀點,通過舞蹈來開發智力,增強辦事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辨別、認識能力等,學校不應純粹地只開設職業舞蹈教育專業。
她強調,開展中小學舞蹈教學,首先要了解教學對象,不能過于限制學生的想象力,要循循善誘、給予啟發,要將中華傳統文化透過舞蹈創作、教學課堂等渠道傳遞給學生,讓他們了解自己文化的根;希望兩岸舞者互相學習,借鑒彼此的先進經驗方法,攜手走向世界大舞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