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8]
資料圖:前不久順利完成的北京“高參小”教育教學交流活動中,孩子們一起唱起了京劇。上官云?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電(記者?上官云)甩水袖、正身姿……不久前,“美育潤童心?戲曲傳薪火”北京“高參小”教育教學交流活動落幕。其中,孩子們精彩的戲曲表演及相關展覽等,充分展示了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取得的成果,以及戲曲進入課堂的過程。其實,這也正是“戲曲進校園”蓬勃開展的一個側影。越來越多的事例證明:中國戲曲教育走上了快車道。
“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包括京劇在內的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從古至今,雅俗共賞。然而,由于社會發展、生活節奏加快,文化、娛樂可選擇的活動越來越多,戲曲的傳承與發展一度有些不樂觀。亦常令一些行家、戲迷感到惋惜。
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2017年,《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出臺,其中明確提道,2018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蓬勃開展,戲曲教育豐富多樣,爭取實現全國所有大中小學每個學生每年免費欣賞1場優秀戲曲演出。2020年,戲曲進校園實現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基本實現全覆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